熟悉的人向阿娘投来目光。
“看,看什么看!老娘都和那负心汉一刀两断了!”阿娘气愤的剁着排骨,咬牙切齿:“老娘有钱有本事,日子过得好着呢。”
没有人相信阿娘的话,所有人都觉得她在强颜欢笑。
回去后,阿娘大哭了一场。
之后的一年,每个月那对行商都会路过平安镇,都会在对面的茶摊喝茶,每次都会高谈阔论说起阿爹和公主的事情,绘声绘色的描述二人是如何恩爱。
每一次听完二人的谈话,阿娘回去都哭的稀里哗啦。
年底的时候,这对行商再次出现,他们说公主给阿爹生下了一对龙凤胎,说皇后所出的太子因巫蛊被废赐死,皇后被打入冷宫,张贵妃成为了继后,年仅三岁的周王被立为太子。
皇帝还让阿爹做了小太子的老师。
又是姐夫,又是老师,围观的人纷纷阿爹这是真正的飞黄腾达了。
是啊,他越辉煌显赫,越位高权重,和皇家的关系却紧密,也就越不可能离开安乐公主。
阿娘回去大哭了一场,第二天就问在店里帮工的李梁肯不肯入赘。
李梁是个外乡逃荒来的的穷小子,因为力气大,肯干活,机缘巧合被阿娘收留。
所有人都劝阿娘不要赌气,阿娘却也一意孤行。
大家都很同情我。
阿爹另娶了,阿娘要嫁人了,我马上就要成为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了
可我却一点也不悲伤,因为我知道,阿娘绝非一时兴起。
从京城回来后,阿娘就把小小的猪肉摊扩大成了四间门面两进院子的猪肉铺,收留了很多年轻力壮,踏实肯干的小伙子。
招赘李梁,绝非是争风吃醋,心血来潮。
阿娘和李梁很快定下来了,她们办婚事的这一天,京城来了一列衣着光鲜的车队,高调的接走了阿爹乡下的族亲。
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接走了,原配和女儿却抛下了,不少人都很同情我和阿娘。
之后的日子,那对行商再也没出现过。
我知道他们也不会在出现了。
我安排盯梢的小乞丐告诉我,那天,接走柳家族亲的队伍里,有两名管事,和他们长得一模一样。
和李梁结婚后不久,阿娘又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卖了蒸蒸日上的猪肉铺子,带着所有人搬离了平安县,跟李梁回西北的老家安州去。
邻居们都说阿娘这是被李梁这个小白脸迷了心智,西北那个地方,又荒芜苦寒,离胡人的草原又那么近,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哪里比得上江南富裕安逸呢,纷纷劝阿娘留了下来,但是阿娘却固执得很,她说平安县是她的伤心之地,她要和新的夫君换个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肉铺里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阿娘一起走。
阿娘带人囤积了大量江南产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说要运到西北去贩卖,最后连人带货物,浩浩荡荡的组成了一大行车队。
“凤儿,你怪阿娘吗?小小年纪,就要跟着阿娘背井离乡,颠沛流离。”马车里,阿娘抱着因为颠簸而吐得昏天黑地的我,无比自责。
“我知道,阿娘不是为色所迷的人,阿娘这么做一定有这么做的道理。”我苍白着小脸,摇摇头。
“是啊,好凤儿,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咱们会回来的,风风光光的回来……”阿娘压低着声音,喃喃自语,像是安慰我,又好似是安慰自己。
- Aa Aa Aa
- A A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