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香园内,常姨娘气得将手中的茶盏摔得粉碎,“她这是什么意思?仗着主君的宠爱,处处与我作对,还明目张胆的收买人心!这不是明着打我的脸吗?”
旁边的吴嬷嬷是她的心腹,挥退屋里的婢女,轻声劝道:“姨娘何必和大姑娘置气,不过是个小丫头,总要嫁人的,难道她还能在宅里待一辈子不成?收买人心又如何?难道主君还让一个小丫头管家。”
是啊,不过是个小丫头,可自己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主君虽然面上没露出来,但我知道,相比起阿乐,他更偏疼秋水居的那个,就因为是嫡出,若是我的阿乐也成了嫡出……”
这个想法已经在她心中盘旋很久了。
妾室扶正,在梁国虽然少见,却是有先例的。如今主君丧妻未娶,家中又没有长者管着,若是能让主君点头,自己也就能挺直腰杆子了。
吴嬷嬷知道她心中所想,便道:“主君现在也回来了,姨娘何不找个机会,探探主君的口风?”
“别提了!”一说起这事,常姨娘心中又是一肚子火,主君一天到晚,忙得不见人影,晚上偶尔有空闲,自己刚说几句,就被主君用其他的话岔开了。
她知晓,主君说话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对不想说的事情,是一个字都不会露出了。如今只得暗自咬碎一口银牙,却又无奈何。
吴嬷嬷沉思,“我看姨娘现在也不要和大姑娘置气,眼下最要紧是扶正的事,赶紧趁着主君在家把这事敲定,免得夜长梦多,生出什么变故来。我听说,外面可有不少的人家都盯着咱们主君呢。”
经这么一提醒,常姨娘清明了几分,“可我一说这事,主君就将话引开,我又能怎么样?”
吴嬷嬷内心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了,常姨娘还是没什么长进,空有美貌,若不是有恩于自己,才不会在落香园待这么多年。
“主君今年已经三十又五了,可子嗣单薄,膝下还没有一个儿子,宅里就姨娘一人,若是姨娘能生下长子,扶正之事岂不易如反掌。”
常姨娘眼睛一亮,豁然开朗,她以前就想过这事,可那是主母还在世,主君大部分时间是歇在主母的院子,再加上主君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外,所以这么些年来,她只得了郑乐这么一个女儿。
而现在,主君在家,宅里也只有自己一个人,岂不是上天都在帮助她!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主母之位在向她招手。
只是这怀孕也不是说有就有的,还得看缘分。
吴嬷嬷见她听进去了,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姨娘还得做另外一件事。”
“什么事?”
“整顿家中的庶务,要将那些偷鸡摸狗,中饱私囊的人统统查办。”吴嬷嬷一字一句道。
“家中的庶务不是挺好的吗?怎么还要整顿?”常姨娘有些不愿意,自她管家后,明里暗里捞了不少的好处,虽然与家业相比不算什么,但好歹充盈了自己的私库。整顿庶务就意味着自己要放弃这块肥肉,她当然不愿。
吴嬷嬷听出她话里的拒绝,苦口婆心劝道:“姨娘当真觉得没有问题?前几日那几个婆子对姨娘的话阳奉阴违,姨娘也能咽下这口气?”
“我……”常姨娘顿时没话说,刁奴不听她话是一回事,整顿庶务也可以,但要断自己的财路,却不行。
吴嬷嬷跟着在她身边多年,自然知道她是个怎样的人,“姨娘要想扶正,非得这两件事都成了不可。主君是个胸有丘壑的人,光凭美貌是抓不住的。只有拿出当家主母的做派,教养好子女,持严御下,才能打动主君。”
这话有几分道理,常姨娘有些迟疑,钱财固然重要,但只要自己成了主母,这点钱财又能算什么呢?
吴嬷嬷见她被自己说动了,继续道:“若是姨娘担心自己一个人管不过来,可以和大姑娘一起,从冯大娘的事,可以看出大姑娘是有几分手段的。若是能和大姑娘交好,那对姨娘也是有利无害的。”
提起郑慕稚,常姨娘脸上露出不悦,叫她做什么?岂不是抬举她了。
“这事容我再仔细想想。”常姨娘虽然心动,却没有立即答应下来,那都是些真金白银,突然要收手,自己还真是有些不舍。
此时,郑乐从屋外进来,身后跟着小丫头,手里拿着一个风筝。
“阿娘。”郑乐扑到常姨娘怀里,“阿娘,我想去放风筝。”
常姨娘正欲答应下来,突然想起上次晚宴的事,改口道:“你也不小了,怎么还像个孩子,老是想着玩乐。有时间,你在院子里多看看书,也好让你父亲高兴高兴。你看大姑娘,因为书读得好,你父亲就偏疼她。”
郑乐一下不高兴了,因为自己庶出的身份,从小便要被压一头,可她偏偏是个好胜的性格,从不认为自己比郑慕稚差。
她直起身子,“大姑娘好,你就去认大姑娘做女儿好了,要什么二姑娘。父亲疼她,你也觉得她好,合着我在这家都是多余的。”
常姨娘本意是为她好,却不想她不但不领情,反而说这种气话,当下便甩了帕子,“好你个没良心的,我是为你好,才说这样的话,你看看你现在,有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吗?”
那头郑乐也不甘示弱,“我是什么大家闺秀,不过是个商户的女儿,能算什么,出了门,谁都可以踩我几脚。”
说到最后,郑乐带了一丝哭腔。
常姨娘微愣,知道她这是上次去太守家赴宴时被伤狠了心,直到现在也耿耿于怀,当下也就缓了语气,“好了,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不就是想放风筝吗?去吧。”
郑乐扭着头,此刻也没了心情,拿过风筝往地上一扔,赌气道:“不去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孩子,真是被我养得越发啊骄纵了,说她一句都不行。”
吴嬷嬷十分赞同常姨娘这句话,二姑娘的脾气的确要改改,不然以后还得吃不少亏。她端起桌子上的清茶呈给她,“二姑娘还小呢,姨娘慢慢教,等大一点也就好了。”
- Aa Aa Aa
- A A A A A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