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第一年跟老公回婆家过年,
除夕家宴上,我正准备入座,婆婆一把将我拉住,
“我们家有一个几十年的老规矩,新媳妇第一年回家,要站在一旁伺候全家,不能上桌吃饭。”
“这样来年,家里才能红红火火。”
交谈的声音戛然而止。
在场的七大姨八大姨都看向我。
全场都在等着我回应。
我扯扯嘴角,有些难为情地拿出了身份证,
“说到规矩,我是满族正黄旗,我家有个百年传承的规矩,过年你们高低都得先给我磕一个!”
我家规矩多,所以从小我就养成了爱较真的毛病。
如果不是来之前,我妈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不要较真,
我一早就亮身份证了。
01
小时候,爸妈上班忙,没人照看我,只能将我送到奶奶家。
奶奶自称祖上是满族正黄旗叶赫那拉氏,规矩多。
大到今天衣服穿什么,怎么穿,小到喝完的水杯放在哪个位置,都规定的明明白白。
我一开始也有反抗过,但最终都免不了一顿胖揍。
所以为了避免挨揍,我会严格按照她的标准来,
有时候她也会说的含糊不清,我就会跟着她一遍一遍的追问直到得到她确定的回答。
直到长大了些我才明白,奶奶这样对我跟祖上是不是满族正黄旗没有任何关系,她就是单纯的重男轻女,看我不顺眼罢了。
可是这已经给我的内心留下了阴影。
较真已经深深刻入了我的骨髓,但凡有想给我立规矩的,我都会忍不住的一板一眼,将完美贯彻到底。
因为我不能给叶赫那拉氏丢脸。
可是奶奶年纪大了记忆力差,前一秒定的规矩,下一秒就会更改。
于是在跟着奶奶生活的第二年,为了完美的将奶奶给我立的规矩贯彻落实,我就开始写学习日记。
本子上没有心情,没有天气。
记录的全是奶奶给我定的一条条的规矩。
为的就是奶奶临时变卦的时候,能够清晰具体地把时间、地点以及她说话的神态,言行举止全部记录下来,让她哑口无言,
后来没过多久的一天夜里凌晨三点,在我第五次叫她起床的时候,年过八旬奶奶似乎是被我的勤奋好学所打动,感动的嚎啕大哭,拼命的给我爸妈打电话,她愿意将自己的退休金全部拿出来补贴爸妈,只求他们其中一个人辞职照看我。
我虽然离开了奶奶家,但是我的这个习惯却被保留了下来。
长大之后身边的朋友渐渐结婚,群里聊天的话题也开始围绕着婆媳关系。
其中有一个朋友问道:
“如果你婚后过年第一次去婆婆家,婆婆突然在饭桌上给你立规矩,你该怎么办?”
我当时不带一秒的思考的回复,
“当然完美执行。”
我根本不需要担心这种问题,我有之前在奶奶家打下的基础,谁家规矩能有叶赫那拉氏的多啊。
02
可是我万万没想到,朋友之间无聊的闲谈,居然有一天能照进现实。
原本老公的意思是第一年回家想要一家人在家吃个便饭就好。
- Aa Aa Aa
- A A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