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吃过早餐后我兴冲冲地跑到自习室,来到那个女孩坐过的座位前,想看看她有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

  王川昨天的一番话点醒了我,倘若那姑娘真的是死于非命,冤魂久久停留在这里,那作为她的发现者,我一定要替她做些什么。

  课桌上划痕斑斑,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上面不乏其他学生刻上的伤感语录,求偶信息等等,活脱脱地一个贴吧大杂烩。

  突然,一个不起眼的小箭头映入我的眼帘。

  这个箭头看上去很新,像是刚刻上去不久,指向着不远处的暖气片。

  我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四下看了看确定没人后,来到暖气片前一阵摸索,却只摸到了一手灰尘。

  可箭头所指的地方,除了这个壁挂式暖气片,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啊。

  难道是我搞错了?

  唯一掌握的线索中断了,我有些沮丧,就当我准备离开时,一张方方正正的小卡片突然从暖气片的缝隙中掉落在地上。

  我拾起它一看,发现是一张借书卡。

  卡片已经泛黄了,四周也有些开裂破损,但上面的字迹依稀可见,我眯起眼睛,认真想看清楚上面的内容。

  姓名:王**

  借书时间:1995年3月14日

  图书编号:WX321569**

  借书人名字的后两个字和图书编号后两个数字由于磨损已经看不太清楚了,但就这点发现已经足够让我欣喜若狂。

  我感觉自己现在就像身处一场真人解谜类剧本杀当中,那个绑麻花辫的女孩究竟想告诉我什么,需要我去一点点抽丝剥茧,寻找真相。

  我急忙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王川,并把借书卡递给他,说:「时间,年代都对上了,这十有八九就是那个女孩留下的借书卡。」

  王川表现得比我还要兴奋,说:「那咱们就冲这张卡下工夫,先找到她借的是什么书,说不定里面会有下一步线索。」

  可在浩如烟海的自习室内找到这本书并非易事,借书编号最后两个数字已经看不清楚,但我俩说干就干,两个数字组合起来也不过从0到99一共一百种排列方式,凭着这股蛮劲儿,一上午就让我们找到了所有符合条件的书。

  接下来就是对这些书再一本本筛选。

  「自习室的借书编号前两个字母都是有意义的,比如WX,就是文学类的意思,你看咱们找到的书,是不是都符合这个条件?」

  王川解释道。

  「接下来怎么办?」我问。

  「看出版时间,把1995年后出版的图书全部pass掉。」

  我对他竖起大拇指,夸赞:「还是你机灵。」

  把1995年后的书筛了一遍,还剩下二十多本书,我俩一本本挨着翻看,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果然让王川发现了新线索。

  他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冲我喊道:「快看,你看这是什么东西!」

  我接过来他手里的书,那是一本发行于1990年的唐宋诗词合集,书已经有些开胶,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从书中掉出来的一张照片。

  一张女人的照片。

  照片看上去年代久远,已经有些褪色,她穿着朴素的西装外套,倚靠在栏杆边,麻花辫垂在身后,脸上说不出是什么表情。

  还有一点,照片是被裁开的,她旁边似乎本来站着个人,可照片的另一半却不知去向。

  虽然没有看到过那个女孩的正脸,但我一眼认定,这就是深夜出现在自习室的那个少女!

  可不知道为什么,这张脸让我感到似曾相识,似乎在哪里看到过一样。

  照片背后,写着一行蝇头小楷,是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字迹娟秀,见字如面,和照片中那个女孩气质高度相符。

  落款是王晓薇,这也和借书卡上面那个名字相吻合上了。

  这是她留下的线索?意义何为?

  我和王川都百思不得其解,他提出的办法是查阅历代校友的名单,看看在1992-1996年是否有个叫王晓薇的建筑系女孩,或者走访调查这个王晓薇是否还在人世。

  可我们俩只是两个平平凡凡的学生,哪来的权限和精力去一一查看,期末考试还要不要考?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觉到幕后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而我也被卷入到了某个阴谋当中。

  万千思绪涌来,解密之旅陷入困境当中,我决定放弃。

前往下载
请加收藏,方便下次阅读 确定
【关注本站公众号,方便下次浏览】
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猫九来啦  每天领取猫豆免费看。懒人直接戳 这里
写评论